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荣获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日期 2006-02-27   来源:情况交流   作者:化学科学部 杜灿屏 翟宏斌  【 】   【打印】   【关闭

      在香港研究资助局和yabo app 等单位长期、持续资助下,由香港理工大学陈新滋院士主持、中国科学院成都有机化学研究所蒋耀忠先生和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范青华研究员参与的“新型手性配体的设计、制备及其在不对称催化反应中的应用”研究项目,经过近十年的不懈努力,在不对称催化研究领域的若干方面取得了国际领先的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承认,相关的研究成果获得2005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主要成果如下:   1.通过解决含吡啶类手性膦配体中氮原子配位问题,合成了首例用于不对称氢   化反应的含吡啶联芳手性膦配体,是目前报道的同类配体中唯一不怕氧的膦配体,重要技术指标超过BINAP,从而建立了手性膦配体设计合成的新平台,为手性技术的工业应用提供了极大的方便(该类催化剂已成功地转移到国际工业界作工业应用开发)。同时,建立和发展了基于底物控制的不对称偶联反应合成具有轴手性的双膦配体的新方法,克服了传统拆分方法的不足,得到了100%的非对映选择性,为不对称催化氢化反应的应用推广奠定了基础。研究工作发表了包括2篇《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1篇《美国化学会志》(JACS)在内的多篇论文,相关工作得到了《美国科学院院报》的特别报道。   2.设计合成了首例具有手性螺环骨架的亚膦酸酯配体,建立了手性配体设计刚   性规律,开辟了高效氧膦配体研究新领域,获我国首项新颖手性配体的美国专利。同时设计合成了手性亚膦酰胺类手性配体,发展了通过富电子烯胺的高效、高选择性催化氢化反应来合成手性胺的新途径,并丰富了亚膦酰胺化学。研究工作发表了包括2篇《美国化学会志》(JACS)在内的多篇论文,单篇他人最高引用73次。   3.突破传统,将可溶性手性载体与均相手性催化剂相结合,应用“均相催化/两相分离”策略,综合了均相催化和异相催化的优点,开辟了手性催化剂负载新途径。论文发表在《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英国的《绿色化学》(Green Chemistry)作了介绍,并被邀请在《美国化学综述》(Chemical Reviews)上撰写相关领域的综述论文1篇。   4.设计合成了用于羰基化合物不对称加成反应的系列新型、高效手性催化剂,并首次实现了烷基铝对羰基化合物的催化不对称烷基化反应,为不对称烷基化的工业应用提供了一个可行途径。同时建立和发展了羰基化合物的不对称炔基/烯基化反应,尤其是实现了酮的高立体选择性的炔基化反应,为合成含炔基/烯基手性仲醇和叔醇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研究工作发表了包括1篇《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2篇《美国化学会志》(JACS)和1篇《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在内的多篇论文,《美国化学与工程新闻》(Chemical & Engneering News)对相关工作进行了介绍。   上述结果在SCI收录的刊物上发表论文近70篇,其中在《美国科学院院报》(PNAS)上发表3篇、《美国化学会志》(JACS)上发表6篇、《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上发表1篇、《美国化学综述》(Chemical Reviews)上发表1篇;发表专著4部;获美国发明专利5项;以上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内外同行的广泛认同,论文共被他人引用1151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