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新疆中生代恐龙化石研究”取得重要进展

    日期 2006-03-06   来源:情况交流   作者:国际合作局 陈淮 刘秀萍 地球科学部 刘羽 姚玉鹏  【 】   【打印】   【关闭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徐星研究员主持的重大国际合作项目“新疆中生代恐龙化石研究”,自2002年8月以来,与美国和加拿大的合作者一起,在我国新疆准噶尔盆地的戈壁沙漠地区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考察,对在该地区发现的地质时代大约为1.6亿年前的恐龙化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在2006年2月9日出版的Nature上报道了该项研究成果—世界上最早的霸王龙类冠龙。冠龙代表最原始的霸王龙类,把霸王龙类的确切化石记录提前了近3千万年。同时,冠龙化石也是已知保存最完整的侏罗纪虚骨龙类之一。   虚骨龙类包括霸王龙类等许多常见于白垩纪(1.42亿~0.65亿年前)的进步猎食性恐龙类群。近年来,鸟类起源于虚骨龙类的假说得到了广泛承认,因此,虚骨龙类的研究是理解鸟类起源这一重要进化生物学命题的关键。在过去几十年里,对在世界各地发现的化石所进行的研究,为复原恐龙-鸟类的演化提供了大量的信息,尤其是近年来在我国辽宁西部发现的白垩纪早期热河群的长羽毛恐龙化石,更是为鸟类最重要的两个特征,即,羽毛与飞行的起源和演化提供了直接证据。但由于已知最早的鸟类,即发现于德国的始祖鸟生存于侏罗纪晚期,据此认为,恐龙-鸟类转化的历史发生在侏罗纪晚期以前,因而,有关这一转化的最直接证据应该保存在侏罗纪地层。   自2000年起,在继续研究长羽毛恐龙化石的形态、功能和系统学问题的同时,徐星研究员和他的合作者开始着眼于侏罗纪地层及埋藏化石的研究。   冠龙化石的发现对于研究霸王龙类的起源、虚骨龙类的早期演化、重要形态特征的演化模式、虚骨龙类的分异时间以及古生物地理区系具有重要意义。通过组织学研究可以确定,已发现的两具冠龙化石骨架分别代表大约6岁和12岁的两个个体;对相关形态分布的分析揭示出某些虚骨龙类早期演化的发育机制;重要特征分布的分析表明,体型变化等因素对于白垩纪虚骨龙类的形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干扰了虚骨龙类系统发育的复原。冠龙最为独特的特征是发育一个巨大而精巧的嵴状构造,这一构造的发现指示了性选择在生物进化当中的独特作用。在Nature同期配发的评论性文章中,美国马里兰大学的Holtz博士称,来自中国的发现使得恐龙研究,甚至整个古生物学研究产生了革命性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