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基金要闻 >> 基金要闻

 

    朱作言院士:国际合作有力推动科学基金事业发展

    日期 2006-05-19   来源:科学时报   作者:刘英楠  【 】   【打印】   【关闭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工作的核心,可以概括为'自由申请,同行评议'八个字。自然科学基金的国际合作工作,同样紧密围绕、全程服务于这八个字。也就是说,我们要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对科学家自由申请项目起到指导作用,对提高同行评议水平起到促进作用。"   4月27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副主任朱作言院士接受《科学时报》记者专访时指出,随着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合作已成为推进基础研究发展、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提高科学技术实力、实现科技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手段和支撑。他表示,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人多、科学家多,科学欠发达、科学家有热情",科研经费的分配总的来说"僧多粥少",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来说,通过科学的立项、公平的资助,在国际科技迅速发展的形势下,努力营造创新环境、培育创新人才、创造创新成果,同样离不开和国际科技界的交流和协作。   20年来,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从无到有、从小到大,迅速发展起来。国际合作经费从 1987年的 300万元增长到2005年的9100万元,并规定在重大、重点、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及面上项目中,可有10%~15%的经费用于国际合作活动。基金委持续开展国别政策研究及对外宣传工作,不断探索新的国际合作交流方式,初步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的国际合作与交流格局,有力地推动了科学基金事业的发展,得到了国内国际科技界的认可。   朱作言介绍,基金委成立以来,代表国家参加了一系列国际科学组织和政府间的合作项目,如代表中国加入了国际系统分析学会(IIASA),与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等五个国际科技组织建立了合作关系,为我国科学家参与国际大科学研究计划提供了稳定的合作与交流渠道。其中,由80多个国家参与的CERN大型强子加速器项目,一期投入即达40亿美元,致力探索物质的本原。中科院高能物理所和中国科技大学、清华大学等科研人员,在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的联合资助下,参与该加速器四个大型探测器中两个的国际合作,由于负责建造的部件质量过硬,获得国际同行的一致好评,以有限的投入为我国科学家争取到一个国际一流的超大型实验平台。   "但这实际上并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主要职责。"朱作言表示,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他在今年两会上的提案,建议国家成立专门部门,负责参与国际大科学装置建设和科学研究的合作。由于这些计划动辄投资浩大,而基金委可支配经费的总量相对很少,主要还应放在对科学家自由申请的"常规"科研项目的资助上,国际合作项目也只能以一般性交流和合作研究为主。据了解,基金委已与美、德、英、法、俄、日等35个国家和地区的64个科学基金组织和学术机构建立了正式合作关系,合作领域不断拓宽、规模不断扩大。随着一系列重大国际合作研究成果的问世,极大提高了我国在相关领域的学术地位。   基金委自成立以来,一直把人才培养作为国际合作与交流的一项重要任务。例如,1997年与国际理论物理中心(ICTP)签署合作协议,共同资助中国青年学者参加由ICTP组织的学术活动及短期学术研究,8年来共资助370余人次。据统计,目前在国际顶级刊物上发表文章的中国作者中,很多得到过基金委国际合作项目的支持。以1998年以来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为例,共有18篇受到基金委资助,其作者中有8位得到的国际合作资助达26项之多;一大批卓有成就的中年科学家,成名前就曾多次或连续得到科学基金国际合作交流经费的资助。   "基础研究实行基金制是改革的产物,同时必须立足实践,本着与时俱进的精神不断完善。"朱作言指出,基金委成立以来结合国内现状,不断探索建立完善有中国特色的科学基金制度、会议评审等方面的一些新举措,得到国际专家学者的好评;"创新研究群体"等一系列新的重要资助形式和举措,被某些国际同行认为很有借鉴意义。   在不断充实和完善国内评审专家库的同时,基金委努力将国际评审引入相关项目的立项、审议过程。朱作言指出,包括海外华人学者在内的许多海外专家,不仅具有高深的学术造诣,而且在项目评议中也颇具经验,是非常宝贵的智力资源。鉴于此,基金委从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邀请一定数量海外学者,参与各类项目的函评和会评,保证了合作研究项目的科学性、前沿性。   从1992年开始,基金委还采取一系列措施,吸引海外华人学者和留学人员为国服务,直接参与基金项目的科研。2005年更首次设立"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外籍)",支持10位杰出的华人青年学者全时全职在内地开展基础研究。这些举措提高了科学基金项目的科学性;为海外专家关心国内科技事业提供了平台,他们为国家的科学布局、科学基金的具体工作提出诸多有益建议;同时面向国际科技界,真实、客观地展示出我国科技事业迅速发展的现状。   "对国外的做法进行分析借鉴,是我国基础研究基金制不断完善的重要渠道。"朱作言指出,基金委近年学习和借鉴国外基金组织的经验,促进了科学基金制的发展与完善,提升了人员素质和管理水平。例如,2002年12月到2003年10月,基金委通过和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总监察长办公室等机构的互访,借鉴其设置理念和工作形式,决定强化原本工作比较薄弱、独立性较差的监督委员会的职能,赋予其制定和完善科学基金监督规章制度,受理、处理与科学基金项目有关的投诉和举报,监督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评审、管理以及实施,对科学基金管理规章制度的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等主要职责,近年来在学术道德建设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文革'过后,我国基础研究开始跟踪国际前沿;上世纪90年代末期提出要与国际一流接轨;现在,随着经济、科技实力的不断增强,逐步进入全面接轨、自主创新的阶段。"朱作言表示,通过20年科学基金及其国际合作与交流的资助,经过我国科学家多年奋斗,我国基础研究在拟南芥全部转录调控因子蛋白组学研究、亚洲季风研究、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BEPC)和北京谱仪(BES)等前沿领域取得有世界影响的成果。下一阶段要迅速提升我国基础研究的原始创新能力,高水平、实质性和可持续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同样不可或缺。   朱作言指出,建设小康社会、创新型国家的目标,对我国的基础研究提出了更高要求。新的历史条件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既要支持以科学自身发展需要为动力的研究,也要支持以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为动力的研究;而"取得重大纯科学理论的突破,也是国家的重大需求"。他最后强调,为实现国家中长期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设立的目标,基金委在国际合作方面需着重加强如下三方面工作:一是继续加强国别政策研究,根据国内外科技、经济动态,及时为科学基金发展战略提供建议;二是改革国际交流活动的形式,多组织深入、对口的小型专业座谈会;三是根据人才发展情况,支持实质性国际科研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