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年度报告 >>2005年度报告 >>第三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张旭博士
 

第三部分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及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选介
 

 张旭 博士
 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员
 1995年度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
 2003年度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
 
  张旭研究员从事神经科学研究,主要研究方向是初级感觉神经元的分子和细胞生物学以及痛觉机理。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和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资助下,开展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主要成果如下:

  1.系统地揭示了外周神经损伤后背根节和脊髓背角中基因表达改变规律。张旭等建立了正常和外周神经损伤后大鼠背根节cDNA文库,提供了国际上第一个背根节Unigene库,建立了高灵敏度的背根节cDNA微阵列检测技术,率先完成了大鼠背根节和脊髓背角基因表达谱的研究工作。在背根节中获得173种神经损伤后表达高度改变的基因,发现了一些重要的受体和离子通道的改变。研究还发现外周神经损伤可以跨突触地造成脊髓背角神经元以及胶质细胞中81种受体、离子通道和信号转导分子的基因表达发生显著变化。该结果为临床药物治疗慢性痛和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治疗策略和新镇痛药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2.纠正了慢性痛研究中有关外周神经损伤造成大量Aβ纤维生长入脊髓I-II层是慢性痛的解剖学基础的错误概念。张旭等发现外周神经损伤后脊髓II层只有极少量的Aβ纤维生芽,没有大量的Aβ纤维生长入I-II层,被认为“是对以往的争论作出了结论”,从而纠正了在长达10余年时间里,在慢性痛研究中占主要地位的的一个错误概念。

  3.揭示了背根节初级感觉神经元中神经肽受体亚细胞水平特异性分布及细胞生物学机理。张旭等发现Delta阿片受体在背根节小神经元的高尔基氏器分选入含神经肽分泌泡的膜蛋白,经可调节分泌途径运输到神经终末中储存,有别于通过基本分泌途径运输到细胞膜上的Mu阿片受体。在此基础上,张旭等进一步发现激动Delta阿片受体可以引起缓慢且长时程的神经肽分泌和Delta阿片受体嵌入细胞膜,保持神经元对阿片物质的敏感性。该研究补充了经典的膜蛋白转运的细胞生物学理论。

  4.阐述了在初级感觉传递中阿片受体和速激肽P物质两大重要系统相互间的调控关系。张旭等发现在传导痛觉的初级感觉神经元中新合成的P物质的前体分子与Delta阿片受体发生直接相互作用,并将该阿片受体带入可调控的分泌途径中。他们还观察到没有P物质基因的小鼠,Delta阿片受体无法正常地运输到脊髓中痛觉传入神经纤维的终末,这种小鼠不产生吗啡耐受,说明P物质前体调控的Delta阿片受体转运的原理在形成吗啡耐受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一发现揭示了P物质前体分子是直接调控阿片系统镇痛功能和吗啡耐受的关键分子,为发展新型镇痛药物提供了新的理论基础。

  1995年以来,张旭在Cell、Neuron、Proc. Natl. Acad. Sci. USA.等国际学术期刊上发表研究论文70篇,被引用3037次,在Trends in Neuroscience、Current Biology in Molecular Therapeutics等综述性杂志受邀发表综述15篇,受邀参编国际学术专著6章。应邀做国际学术会议大会及分组会报告22次。研究结果被收入The Biochemical Basis of Neuropharmacology第七版和Wall and Melzack's Textbook of Pain第四、五版。

  张旭研究员现任中国科学院神经科学研究所课题组长、上海市神经科学学会副理事长、中国神经科学会神经内分泌委员会主任委员;担任多种国际性学术刊物和基金的评审人、中国神经科学学会杂志Neuroscience Bulletin副主编和多种国内学术刊物的编委和审稿人;1998年获第六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分别于1992年和1996年获军队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4年获上海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05年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

机构职能 | 招聘信息 | 联系我们 | 地理位置 | 部门电话 | 意见反馈 | 站点导航
 

版权所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 京ICP备05002826号
 

Copyright 2005 NSFC, All Right Reserved